• 首页
  • 中心简介
  • 中心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中心新闻
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儿童道德发展...
    • 家庭关系与家...
    • 儿童社会性发...
    • 儿童认知发展...
    • 儿童心理健康...
    • 儿童阅读研究...
    • 儿童与家庭教...
  • 学术队伍
    • 顾问
    • 主要成员
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研究项目
    • 研究成果
      • 著作
      • 论文
    • 学术研讨
    • 资料库
  • 德育心理
    • 德育心理学专...
    • 会员单位
    • 道德教育
  • 教育培训
  • 联系我们

为啥我们一到下午就想偷懒

发布时间:2019-07-15浏览次数:12


来源: 环球科学

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你在下午失去动力。

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在下午两点左右没动力干活已经司空见惯了。不管这称之为“午餐眩晕”或“午间低潮”,这种来自大脑压倒性的困顿感使得你只是盯着显示屏走神儿,并开始想着要不下午去一趟星爸爸?
 一项新研究从另一角度给予了解释:一切都关乎“奖赏”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大脑专注于寻找奖赏:奖赏能带来动力,让人们 在午休后能继续工作。
 首先我们需要知道,这里的“奖赏”指的是啥。你可以说我们早起,去上班,完成每日任务等做各种事的原因都是为了奖赏——那些使得我们努力实现、争取、学会、成就以及改变的一切。大脑生来就会几乎把所有时间放在关注各种奖赏上。但正如这项研究所示,这种对奖赏的追求的程度在一天内会有起伏。
 研究人员利用 fMRI(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技术)扫描了一小组志愿者在三个时间点(早上10点,下午2点,晚上7点)的大脑活动,并专注于他们脑部“奖赏机制”的活动。他们发现脑部一个称之为“左侧豆状核(left putamen)”的区域,在上午和晚上的活动最频繁,在午后则最为安静。左侧豆状核区在奖赏处理和奖赏预期中发挥重要作用,并且这个研究也揭示了它的脑频在早上和晚上早些时段会达到峰值,但在下午2点左右处于低谷。
 研究者认为脑部的变化在于大脑对什么时候能预期“奖赏”存在“预测误差(prediction error)”。奖励预期值的低潮在上午和晚上,所以需求奖赏的动力会更高(也就说当你认为得到什么的概率比较低时候,你会愿意花额外的精力来得到它)。预期值在中午达到峰值,因此这时候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。预测误差阶段有着重要意义——因为我们的期待值和实际会获得奖赏并不一致,所以我们才想在这段时间内学到或完成更多的事情(这只是我们大脑里许多矛盾之一呀)。 
虽然这个解释是基于推测,但这种感觉你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。吃个丰盛的午餐来加点血糖,或者早上连灌上三杯咖啡后中午的空虚无力,都会让你懂得为什么最好不要中午去完成需要做的大项目了。


版权所有: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:021-64323907-2406  E-mail:shnuchildfamily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