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帮助这个人吗?多想一会儿,可能决定就变了
发布时间:2019-08-09浏览次数:20
来源:果壳网
路边遇见可怜的乞讨者,是捐十元钱还是漠然走开呢?看到老人摔倒在地,是扶还是不扶呢?人们在这些情境中,是如何决定要不要“助人为乐”的?
研究者对这个话题做过不少研究,有研究认为是否乐于助人是天生的,还有研究认为这要靠权衡。但时至今日,也没有一个普遍令人信服的结论。
对此,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的陈发动研究员及其合作者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伊恩·克拉比奇(Ian Krajbich),构建了一个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全新行为模型,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研究的矛盾,还发现了决策时间这个要素的作用。该论文已于9月3号发表在期刊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)上。自私还是利他,是天生的吗?
助人,或者叫“利他”,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,行为决策研究对此提出了两类可供解释的模型。
一类是S模型(全称single comparison process),它认为人们的决策是一个单一的比较过程。在选择利他还是自私之前,大脑会自动收集支持这两个选项的“证据”。最开始,两个选项的证据都是空白的,人们对利他和自私并没有偏好。而一旦某个选项的证据率先超过了阈限,那么人们就会选择它。
另一类模型叫D模型(全称dual-process theory),它认为决策在本质上是直觉和理性的竞争,而非证据累积的过程。人们在直觉上会有一种偏好(既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自私,目前尚存争议),而一旦有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直觉是否准确,他们可能会发生动摇,转向另一个选择。
这两种模型乍看起来都说得通,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。D模型认为人们直觉上存在一个固有偏好,那么当在下意识中(通常来不及思考)进行决策时,他们更应该去选择固有偏好。然而,依据S模型的观点,选择需要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既然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,那么自然也累积不了什么证据,因此人们应该对利他或自私无偏好。
对于这种矛盾,陈发动和克拉比奇的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。时间,可能会让你的选择反转
实验总共招募了102名被试,他们需要和不同的匿名参与者一起完成一个叫做“迷你独裁者博弈”的任务,在两种分配方案中选择一种。其中一个方案是,被试所能获得的报酬始终要远高于另一名参与者,例如被试得65元,对手得31元,记为(65,31)。另一种方案则缩小了两者的差距,比如(58,47)。因此,在这个任务中,被试始终面临着利他和自私之间的冲突。任务总共进行200轮,其中50轮有一定的时间压力,被试必须在2秒内完成选择;还有50轮则相反,被试必须充分思考10秒后才能进行选择;剩下的100轮任务不对决策时间进行限制,作为基线水平。
在综合不限制决策时间的结果后,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:人们对利他还是自私的固有倾向存在很大的异质性。就是说,现实中既有相当数量天性乐于助人的人,也有相当数量天性自私的人。
此外,时间压力(必须在2秒内做出决策)会放大人们这种固有的倾向,使利他者更加利他,而自私者更加自私。
然而,时间延迟却会逆转这种效应。当被试需要思考10秒后才能决策时,原本利他的人反而变得轻微自私了,而原本自私的人却变得利他起来。每个人的起始偏好不同
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,该如何解释决策时间的影响,以及S模型和D模型之间的矛盾。
接下来,他们在S模型优点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种带有起始点偏差的模型。也就是说,“利他还是自私”遵循的基本原则仍是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但每个人的起始点都不一样:有些人是天生的利他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就手握了大量支持利他选项的证据;而另一些人则是天生的自私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便有大量支持自私选项的证据。
因此,当时间非常紧迫时,初始倾向所拥有的证据占到了绝对优势,人们更可能按照自己固有的倾向做决策。这种结果与D模型的假设是一致的:时间越短,人们越可能按自己的倾向行事。然而,一旦决策时间增长,人们便有机会考虑其他的选项了,甚至会重新思考自己固有的倾向在当前情境下是否合适,因此偏好可能会向另一端倾斜。
比如,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乞讨者,考虑捐钱还是不捐时,大脑会收集环境中的信息,分别为捐和不捐提供证据。捐钱是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,但却会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;不捐虽然能守住口袋,但良心上可能会过不去。一旦捐或不捐任一选择的证据率先达到阈限,那么我们就会选择它。但是,每个人在选择前又有各自的初始倾向,因此,在时间紧迫容不得大脑收集证据的情况下,我们更可能按照自己的初始倾向行动。在拟合了实验数据之后,研究者发现,新的模型比原有的理论能更好地预测决策者的行为。可以说,这项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,将我们对人类利他行为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,并且它还特别指明了一个细节:我们的利他行为是以自己固有的倾向作为起始点,不断收集证据最终形成偏好的过程。
发布时间:2019-08-09浏览次数:20
来源:果壳网
路边遇见可怜的乞讨者,是捐十元钱还是漠然走开呢?看到老人摔倒在地,是扶还是不扶呢?人们在这些情境中,是如何决定要不要“助人为乐”的?
研究者对这个话题做过不少研究,有研究认为是否乐于助人是天生的,还有研究认为这要靠权衡。但时至今日,也没有一个普遍令人信服的结论。
对此,浙江大学神经管理学实验室的陈发动研究员及其合作者,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伊恩·克拉比奇(Ian Krajbich),构建了一个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全新行为模型,不仅很好地解决了此前研究的矛盾,还发现了决策时间这个要素的作用。该论文已于9月3号发表在期刊《自然·通讯》(Nature Communication)上。
自私还是利他,是天生的吗?
助人,或者叫“利他”,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,行为决策研究对此提出了两类可供解释的模型。
一类是S模型(全称single comparison process),它认为人们的决策是一个单一的比较过程。在选择利他还是自私之前,大脑会自动收集支持这两个选项的“证据”。最开始,两个选项的证据都是空白的,人们对利他和自私并没有偏好。而一旦某个选项的证据率先超过了阈限,那么人们就会选择它。
另一类模型叫D模型(全称dual-process theory),它认为决策在本质上是直觉和理性的竞争,而非证据累积的过程。人们在直觉上会有一种偏好(既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自私,目前尚存争议),而一旦有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直觉是否准确,他们可能会发生动摇,转向另一个选择。
这两种模型乍看起来都说得通,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。D模型认为人们直觉上存在一个固有偏好,那么当在下意识中(通常来不及思考)进行决策时,他们更应该去选择固有偏好。然而,依据S模型的观点,选择需要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既然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,那么自然也累积不了什么证据,因此人们应该对利他或自私无偏好。
对于这种矛盾,陈发动和克拉比奇的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。
助人,或者叫“利他”,从本质上说是人类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,行为决策研究对此提出了两类可供解释的模型。
一类是S模型(全称single comparison process),它认为人们的决策是一个单一的比较过程。在选择利他还是自私之前,大脑会自动收集支持这两个选项的“证据”。最开始,两个选项的证据都是空白的,人们对利他和自私并没有偏好。而一旦某个选项的证据率先超过了阈限,那么人们就会选择它。
另一类模型叫D模型(全称dual-process theory),它认为决策在本质上是直觉和理性的竞争,而非证据累积的过程。人们在直觉上会有一种偏好(既可能是利他也可能是自私,目前尚存争议),而一旦有机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直觉是否准确,他们可能会发生动摇,转向另一个选择。
这两种模型乍看起来都说得通,但是它们之间却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。D模型认为人们直觉上存在一个固有偏好,那么当在下意识中(通常来不及思考)进行决策时,他们更应该去选择固有偏好。然而,依据S模型的观点,选择需要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既然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,那么自然也累积不了什么证据,因此人们应该对利他或自私无偏好。
对于这种矛盾,陈发动和克拉比奇的研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。
时间,可能会让你的选择反转
实验总共招募了102名被试,他们需要和不同的匿名参与者一起完成一个叫做“迷你独裁者博弈”的任务,在两种分配方案中选择一种。其中一个方案是,被试所能获得的报酬始终要远高于另一名参与者,例如被试得65元,对手得31元,记为(65,31)。另一种方案则缩小了两者的差距,比如(58,47)。因此,在这个任务中,被试始终面临着利他和自私之间的冲突。
实验总共招募了102名被试,他们需要和不同的匿名参与者一起完成一个叫做“迷你独裁者博弈”的任务,在两种分配方案中选择一种。其中一个方案是,被试所能获得的报酬始终要远高于另一名参与者,例如被试得65元,对手得31元,记为(65,31)。另一种方案则缩小了两者的差距,比如(58,47)。因此,在这个任务中,被试始终面临着利他和自私之间的冲突。
任务总共进行200轮,其中50轮有一定的时间压力,被试必须在2秒内完成选择;还有50轮则相反,被试必须充分思考10秒后才能进行选择;剩下的100轮任务不对决策时间进行限制,作为基线水平。
在综合不限制决策时间的结果后,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:人们对利他还是自私的固有倾向存在很大的异质性。就是说,现实中既有相当数量天性乐于助人的人,也有相当数量天性自私的人。
此外,时间压力(必须在2秒内做出决策)会放大人们这种固有的倾向,使利他者更加利他,而自私者更加自私。
然而,时间延迟却会逆转这种效应。当被试需要思考10秒后才能决策时,原本利他的人反而变得轻微自私了,而原本自私的人却变得利他起来。
在综合不限制决策时间的结果后,他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:人们对利他还是自私的固有倾向存在很大的异质性。就是说,现实中既有相当数量天性乐于助人的人,也有相当数量天性自私的人。
此外,时间压力(必须在2秒内做出决策)会放大人们这种固有的倾向,使利他者更加利他,而自私者更加自私。
然而,时间延迟却会逆转这种效应。当被试需要思考10秒后才能决策时,原本利他的人反而变得轻微自私了,而原本自私的人却变得利他起来。
每个人的起始偏好不同
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,该如何解释决策时间的影响,以及S模型和D模型之间的矛盾。
接下来,他们在S模型优点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种带有起始点偏差的模型。也就是说,“利他还是自私”遵循的基本原则仍是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但每个人的起始点都不一样:有些人是天生的利他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就手握了大量支持利他选项的证据;而另一些人则是天生的自私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便有大量支持自私选项的证据。
因此,当时间非常紧迫时,初始倾向所拥有的证据占到了绝对优势,人们更可能按照自己固有的倾向做决策。这种结果与D模型的假设是一致的:时间越短,人们越可能按自己的倾向行事。然而,一旦决策时间增长,人们便有机会考虑其他的选项了,甚至会重新思考自己固有的倾向在当前情境下是否合适,因此偏好可能会向另一端倾斜。
比如,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乞讨者,考虑捐钱还是不捐时,大脑会收集环境中的信息,分别为捐和不捐提供证据。捐钱是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,但却会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;不捐虽然能守住口袋,但良心上可能会过不去。一旦捐或不捐任一选择的证据率先达到阈限,那么我们就会选择它。但是,每个人在选择前又有各自的初始倾向,因此,在时间紧迫容不得大脑收集证据的情况下,我们更可能按照自己的初始倾向行动。
研究者更感兴趣的是,该如何解释决策时间的影响,以及S模型和D模型之间的矛盾。
接下来,他们在S模型优点的基础上,提出了一种带有起始点偏差的模型。也就是说,“利他还是自私”遵循的基本原则仍是一个证据累积的过程,但每个人的起始点都不一样:有些人是天生的利他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就手握了大量支持利他选项的证据;而另一些人则是天生的自私者,他们在初始阶段便有大量支持自私选项的证据。
因此,当时间非常紧迫时,初始倾向所拥有的证据占到了绝对优势,人们更可能按照自己固有的倾向做决策。这种结果与D模型的假设是一致的:时间越短,人们越可能按自己的倾向行事。然而,一旦决策时间增长,人们便有机会考虑其他的选项了,甚至会重新思考自己固有的倾向在当前情境下是否合适,因此偏好可能会向另一端倾斜。
比如,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乞讨者,考虑捐钱还是不捐时,大脑会收集环境中的信息,分别为捐和不捐提供证据。捐钱是社会所弘扬的价值观,但却会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;不捐虽然能守住口袋,但良心上可能会过不去。一旦捐或不捐任一选择的证据率先达到阈限,那么我们就会选择它。但是,每个人在选择前又有各自的初始倾向,因此,在时间紧迫容不得大脑收集证据的情况下,我们更可能按照自己的初始倾向行动。
在拟合了实验数据之后,研究者发现,新的模型比原有的理论能更好地预测决策者的行为。可以说,这项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,将我们对人类利他行为的理解向前推进了一步,并且它还特别指明了一个细节:我们的利他行为是以自己固有的倾向作为起始点,不断收集证据最终形成偏好的过程。
版权所有: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:021-64323907-2406 E-mail:shnuchildfamily@163.com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