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页
  • 中心简介
  • 中心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中心新闻
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儿童道德发展...
    • 家庭关系与家...
    • 儿童社会性发...
    • 儿童认知发展...
    • 儿童心理健康...
    • 儿童阅读研究...
    • 儿童与家庭教...
  • 学术队伍
    • 顾问
    • 主要成员
  • 学术动态
    • 研究项目
    • 研究成果
      • 著作
      • 论文
    • 学术研讨
    • 资料库
  • 德育心理
    • 德育心理学专...
    • 会员单位
    • 道德教育
  • 教育培训
  • 联系我们

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

发布时间:2010-05-29浏览次数:712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 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是自我关系、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。其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问题,它主要涉及个人与他人的人际关系,又称“人己关系”,其中包括友朋、同伴、同事、同志、亲子、师生、上下级、长幼、敌我等之间的关系。大学生之间的和谐,或良好的人际关系,是和谐大学校园,乃至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,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。这是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促使大学生对群体产生归属感,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安全感。高湘萍教授领衔其课题组,从心理学的角度,致力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征的研究,显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实际意义。

 

    《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模式研究》的研究目标是明确的:一是描绘了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征全貌,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特征、认知特征、情感动力特征,及其与社会区域环境的关系;二是建立大学生人际关系特征系统心理模型,包括认知系统模型、人际关系动力特征与行为策略关系模型;三是阐述了大学生人际行为塑造的教育对策,利用社会化强化因子在人的行为塑造过程中的影响作用,从人际关系的协调入手,从和谐关系认知技术、人际交往技巧、人际共情体验几个方面,提出培训建议,培养大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和团队精神。


版权所有:上海师范大学 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 Tel:021-64323907-2406  E-mail:shnuchildfamily@163.com